搜索

的未择转折来抉料之外的还是一场意

发表于 2025-09-14 14:04:01 来源:区块链通

说实话,当我看到V神开始抛售MKR的时候,内心还是有点小震惊的。毕竟这可是以太坊的创始人啊!58万美元的抛售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释放的信号却意味深长。不过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场风波的起因竟然来自MakerDAO联合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最近的惊人言论。

Solana分叉:一个大胆而冒险的选择

Maker团队要推出自己的区块链这个事,在加密圈其实已经传了有一阵子了。作为MakerDAO的长期观察者,我一直以为他们会选择以太坊L2方案,毕竟这是最稳妥的选择。但Rune Christensen总是能给我们"惊喜"——他居然宣布要分叉Solana!这就像是在西餐厅点了一碗兰州拉面,不能说不行,但确实很让人意外。

我必须承认,Solana是个很棒的区块链网络。我自己也在上面做过一些投资。但问题是,Solana真的适合MakerDAO吗?要知道Maker可是DeFi领域的老牌王者,它的稳定币DAI可以说是加密世界的硬通货之一。选择Solana作为底层,这个决定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Cosmos的独特优势:被低估的潜力股

有趣的是,Rune自己也承认考虑过Cosmos。他认为Cosmos的核心设计不够高效,维护成本较高。这话说得没错,但可能忽视了Cosmos最关键的几个杀手锏:

首先说说性能。Cosmos网络中的新秀Sei最近交出的成绩单相当亮眼:每秒2万笔交易,50毫秒的最终确认时间。相比之下,Solana虽然也很优秀,但TPS是1万笔,确认时间2.5秒。这不就像一个百米运动员和一个马拉松选手的比较吗?

但Cosmos真正的王牌是IBC协议和Cosmos SDK。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使用IBC时的震撼——不需要信任任何第三方,资产就能在不同链间自由流动。这可比那些动不动就被黑的跨链桥靠谱多了!而Cosmos SDK则像个乐高积木箱,想要什么样的区块链都能快速拼出来。

以太坊的困境与Cosmos的机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以太坊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非要折腾新链?"这个问题问得好。以太坊确实还是DeFi领域的霸主,TVL超过24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份额过半。但我们都亲身体验过以太坊的痛点:高昂的gas费、拥堵的网络、缓慢的交易速度...

这就好比把北京所有的车辆都挤在二环路上,哪怕修再多的高架桥也难以根治拥堵。Cosmos提出的"AppChain"理念就像是在北京周边建设卫星城,每个应用都有专属的高速公路。

成功案例:Sommelier Finance的启示

其实MakerDAO的想法已经有人在实践了。Sommelier Finance就是个绝佳的例子:前端是以太坊的UI,后端是Cosmos的链。他们的收益保险库收益率让大多数DeFi协议都相形见绌,3000万美元的TVL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太坊+Cosmos的组合就像是拥有了两个篮子的优势:一个是人气爆棚的商业中心,一个是高效专业的工业园区。

结语:MakerDAO需要三思而后行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MakerDAO发展的观察者,我理解Rune想要创新的决心。但是否真的要选择Solana分叉这条路?我觉得值得商榷。Cosmos在AppChain领域的积累、IBC协议的成熟度、以及已经证明可行的以太坊+Cosmos模式,都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Maker社区手中。但无论如何,这个选择都将深刻影响MakerDAO乃至整个DeFi生态的未来走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的未择转折来抉料之外的还是一场意,区块链通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