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新 > 命的成革本杀解密以太坊时代手锏

命的成革本杀解密以太坊时代手锏

2025-09-16 14:29:52 [领袖] 来源:区块链通

最近在加密圈里,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一个听起来有点可爱的名词——Blob。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的成本结构。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以太坊社区的创新能力总是能给人惊喜。

从分片到Rollup:以太坊的华丽转身

记得几年前,以太坊社区还在为分片技术争论不休。那时候我们都在幻想:如果能将区块链分成多个并行运行的小链条,交易速度就能突飞猛进。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分片技术的复杂性让实现变得遥遥无期。

有趣的是,就在开发团队苦苦思索时,Layer2 Rollup方案异军突起。我清楚地记得V神在2020年那篇著名文章中写道:"等到全执行分片最终实现时,可能已经没人会在意了。"事实确实如此,Rollup已经让分片变得不那么迫切。

Rollup的痛点:数据可用性成本

但Rollup也不是完美的。作为经常使用Arbitrum和Optimism的用户,我一直被高额的gas费困扰。原因很简单:Rollup需要将所有交易数据同步到主网,这个过程的成本不容小觑。

这就好比你要在郊区建房子,却必须每天往返市区报备建筑材料使用情况——时间和路费都得算进去。EIP-4844提出的Blob概念,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创新方案。

Blob:Rollup的专属VIP通道

Blob的本质是为Rollup数据提供专用存储空间。想象一下:以前Rollup数据要和普通交易挤在同一个市场里竞价,现在有了专属通道,费用自然大幅下降。

业内专家预测,采用Blob后Rollup交易成本可能降低10-100倍。这意味着什么?以后在Layer2上进行swap可能只需要几分钱!我甚至怀疑未来L2项目方可能会直接补贴这部分费用,就像现在很多交易所免gas费一样。

费用解耦:以太坊的Visa时刻

最令人兴奋的是费用市场的分离。还记得去年BAYC新系列发售时整个以太坊网络瘫痪的场景吗?以后这种情况将成为历史——主网的NFT狂热不会影响到Rollup上的DeFi用户。

这让我想起Visa选择Solana的原因之一就是稳定的费用市场。现在以太坊通过Blob实现了类似的效果,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进步。

未来展望:从Proto到Full Danksharding

即将到来的Dencun升级只是第一步。虽然完整的Danksharding还需要时间,但Proto版本已经足够让人期待。最妙的是,Rollup只需要为EIP-4844升级一次,后续就能自动享受完整版带来的红利。

作为一个见证了以太坊多次重大升级的老用户,我不得不说这次变革可能是最贴近普通用户的一次。下次当你在L2上享受几乎免费的交易时,别忘了感谢这个可爱的"Blob"小发明。

(责任编辑:挖矿)

推荐文章
  • Web 3.0浪潮席卷狮城:Meta Era峰会为数字未来把脉

    Web 3.0浪潮席卷狮城:Meta Era峰会为数字未来把脉 九月的狮城依旧炎热,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新加坡金沙会展中心里的讨论声。9月12日,Meta Era Summit这场区块链行业的年度盛事在这里完美收官,来自全球的Web 3.0弄潮儿们齐聚一堂,共同描绘数字世界的未来图景。一场关于未来的思想盛宴走进会场,我立刻被演讲者们的前沿观点所震撼。联合国区块链联盟主席Alexandru Cujba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把区块链等同于比特币,这就像把互联网等同... ...[详细]
  • 华尔街巨鳄联手矿业大亨:Core Scientific为何能吸引贝莱德和比特大陆?

    华尔街巨鳄联手矿业大亨:Core Scientific为何能吸引贝莱德和比特大陆? 最近金融圈和加密圈都在热议一个大新闻: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和矿机霸主比特大陆竟然联手投资了一家名为Core Scientific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公司到底有什么魔力?北美比特币挖矿的隐形冠军Core Scientific可不是什么初创公司,它已经在北美默默耕耘了6年多。记得2017年比特币第一次大涨的时候,这家公司就开始布局区块链数据中心了。如今他们已经发展成为北美最大的... ...[详细]
  • 比特币市场遇冷:投资者为何集体躺平?

    比特币市场遇冷:投资者为何集体躺平? 最近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交易量骤降,价格却出奇地平稳。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老兵,我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交易量跌至五年前水平CryptoQuant的最新数据让我颇感意外。比特币现货交易量从3月份的日均60万笔骤降至如今的8,000-15,000笔,这种断崖式下滑在2018年后就很少见到了。要知道,3月份那会儿市场还热闹得很,现在却冷清得像周末的华尔街。记得上周和... ...[详细]
  • 国庆假期加密市场风云录:一文掌握全球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国庆假期加密市场风云录:一文掌握全球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这个十一假期,加密市场可没闲着,各种重磅消息接二连三。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我为大家梳理了假期期间最重要的市场动向,带你用专业视角把握行业脉搏。10月6日:监管收紧成全球主旋律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的表态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监管风暴。香港明确表示在稳定币监管框架落地前,将禁止零售买卖。这种审慎态度完全可以理解 - 想想去年Terra崩盘给散户带来的惨痛教训。香港显然吸取了教... ...[详细]
  • 加密寒冬持续肆虐:这些明星项目为何纷纷倒下?

    加密寒冬持续肆虐:这些明星项目为何纷纷倒下? 看着一个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密项目接连倒下,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最近这段时间,加密圈就像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大逃杀,那些在牛市中被热捧的项目,如今一个接一个地宣布关门大吉。项目倒闭潮愈演愈烈说来讽刺,就在Token2049大会热闹非凡之际,加密行业的实际状况却像陷入了泥沼。就拿9月来说,简直就是项目倒闭的高峰期:先是BM的NFT平台Voice宣布退出,紧接着DeFi项目Gro P... ...[详细]
  • 10月4日行情观察:BTC和ETH合约交易的博弈之道

    10月4日行情观察:BTC和ETH合约交易的博弈之道 说实话,昨日的行情走势确实让我有些无奈。市场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明明给了我们预期的方向,但反弹力度却扭扭捏捏。熬夜盯盘到凌晨,发现波动小得可怜,最后只能选择放弃交易。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老交易员说过的话:"在这个市场里,耐心比技术更重要。"交易心态:与时间做朋友每当看到新手朋友着急忙慌地频繁操作,我就忍不住想提醒:加密货币市场全年无休,机会随时可能出现,何必急于一时?我曾经见过太多人因为扛单而爆仓的惨... ...[详细]
  • 打破隐私孤岛:Namada如何为多链世界穿上隐形斗篷

    打破隐私孤岛:Namada如何为多链世界穿上隐形斗篷 记得我们第一次用Zcash时的激动吗?那种隐私保护确实惊艳,但很快就发现了个尴尬问题:每种加密资产都要单独建立隐私保护,就像给每个朋友单独配把钥匙,麻烦不说,还容易暴露行踪。这正是当前区块链隐私方案的痛点——它们把用户困在了"隐私孤岛"里。一次隐私革命: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Namada带来了一场值得喝彩的变革。想象一下,原本每个资产都要建自己的小黑屋(Zcash的Sapling架构就是典型),现在... ...[详细]
  • 当比特币指标开始发烧,我们离暴富还差多远?

    当比特币指标开始发烧,我们离暴富还差多远? 朋友们,最近比特币市场又开始躁动了!作为第一批被比特币"教育"的投资者,我特别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数字黄金。记得2009年那个神秘的中本聪发明比特币时,谁能想到这串代码会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呢?比特币温度计:读懂市场的"体温变化"CryptoQuant这家数据分析公司最近出了份报告,让我想起了2017年牛市前的那些日子。他们提出的"比特币温度(BPT)"指标特别有意思,就像给比特币装了个体... ...[详细]
  • 比特币艰难复苏之路:为何突破26,000美元后仍举步维艰?

    比特币艰难复苏之路:为何突破26,000美元后仍举步维艰?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总算传来了一些好消息,比特币价格终于艰难地爬上了26,000美元的大关。作为这个市场的"老玩家",我不得不说这个反弹来得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感到些许不安。就像个大病初愈的病人,BTC虽然能下床走动了,但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记得上周看着K线图时,整个市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现在价格终于突破了25,94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这在技术面上确实是个积极信号。但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 ...[详细]
  •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环保了,但问题更复杂了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环保了,但问题更复杂了 加密圈的时间过得就是快,一转眼以太坊那场惊天动地的"合并"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记得当时整个圈子都在谈论这个重大升级,现在回头看,这场变革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从挖矿到质押:一场能源革命以前以太坊和比特币一样要靠矿工"烧电"维持运转,那场面简直像在搞能源竞赛。去年9月转成PoS后,整个网络就像换了个引擎——不仅省油还环保。CCRI的数据显示,以太坊现在能耗降了99.99%,碳排放几乎可以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