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密创中的该坚抉择加寒冬业者守还是转
最近这段时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逃离潮"。光是今年,我认识的就至少有5-10家创业公司正在转向其他赛道。说实话,看到这种现象我的心情很复杂。
创业之路的十字路口
转型对初创企业来说原本很正常。有时候是因为业务增长乏力,有时候是创始团队失去了热情。但我特别想聊聊那些选择离开加密行业的创业者们。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我内心总会泛起一丝失落。
记得上个月,一位曾经常跟我探讨项目的创始人告诉我他决定去做AI了。看着他疲惫但释然的表情,我只想说:"如果真的想清楚了,那就放手去干吧。"但同时,我也想提醒正在面临这个抉择的朋友们几个需要考虑的点。
情绪低谷期的陷阱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熊市进入第二年下半年时,市场情绪往往会跌至谷底。这就像是一个魔咒——2014年如此,2018年如此,2022年又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加密市场的周期总是神奇地维持在4年左右。也许是人们需要这么久才能真正看清现实?或者是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忘记上一轮牛市的疯狂?说实话我也不确定,但这个规律确实准得可怕。
记得2018年底,我认识的一位投资人把办公室里的比特币行情显示器都撤了,说"这玩意儿就是个骗局"。结果两年后,他不得不在牛市高点重新入场。
如何避免"早知道"的遗憾
说实话,我从没见过在上轮熊市离开加密领域的人不后悔的。而那些劝人离开的人,在牛市回归时往往成了朋友圈里的笑话。
我知道有个很实用的方法:给自己设个deadline。比如说"我再坚持18个月,把想做的加密项目都尝试一遍"。这样即便最后真的决定离开,至少你能坦然地说:"我尽力了。"
阶梯式增长的魅力
很多从FAANG或者传统创投圈出来的创始人特别不适应加密市场的增长模式。他们习惯了Web2那种平滑的上升曲线,而加密项目更像是坐过山车——长时间的横盘后突然爆发。
这让我想起Coinbase的故事。如果他们在2014年就因为没有看到稳定增长而放弃,那可能就错失了后来的辉煌。加密市场的增长就是这样,它不是线性的,而是阶梯式的。
发现行业"秘密"的时机
创业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别人还没发现的"秘密"。而在加密领域,这个秘密往往需要1-2年才能真正领悟。
有意思的是,熊市反而是发现秘密的最佳时机。没有那么多噪音干扰,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相信这个行业的用户。我记得有位做DeFi协议的创始人就是在2019年市场最低迷时,发现了后来让他成功的那个关键洞见。
你的优势在哪里
最后想说,每个创业者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新赛道里,我真的具备优势吗?
如果你已经在加密领域积累了一两年的经验,建立了人脉,了解了行业逻辑,那这些很可能就是你最大的优势。转行意味着要放弃这些积累,从头开始。就像我的朋友常说的:"在一个不熟悉的赛道上重新起跑,未必比继续跑完你已经熟悉的马拉松更容易。"
(责任编辑:查询)
-
最近的市场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就像个捉摸不定的孩子。今早的行情再次印证了我昨天的判断,大饼就是这么调皮,而山寨币的表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说实话,看着这些数字跳动,我时常想起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山寨币的春天要来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被低估的标的。很多山寨币虽然跌破了周线支撑,但我必须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月很可能会迎来第二波主升浪。作为老韭菜,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 ...[详细]
-
区块链圈子的朋友们注意了!就在今年12月11-12日,迪拜将迎来一场不容错过的行业盛事 - 第12届GBC全球区块链大会。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司机",我不得不说Agora集团确实很会选地方。要知道,迪拜现在可是加密行业的"新硅谷",政策环境友好得让人心动。为什么这次大会值得关注?说实话,我已经参加过好几届GBC大会了,亲眼见证了这个平台如何帮助初创项目找到伯乐。记得去年在英国那场,我就看到不少项目在... ...[详细]
-
这两天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大涨大跌过后总算消停了些。昨天的行情特别有意思,在28000这个关键位置来回测试了好几次,就像个犹豫不决的买家在门口转悠。最终市场还是守住了这个支撑位,甚至还小小反弹了一下。市场情绪就像"薛定谔的猫"说实话,最近SEC的消息把大家都搞得神经兮兮的。虽然统计说有80%的通过概率,但这种事情谁说得准呢?就像天气预报说80%会下雨,你还是得带着伞出门才安心。我的经验告诉我...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捏把汗。以太坊在1520美元这个关键心理价位附近反复试探,每次下跌都在考验投资者的神经。但有意思的是,ETH就像有了"底线意识"一样,始终不愿跌破这道防线。现在来看,这场守卫战似乎初见成效。记得上周和几个交易员朋友聊天时,大家都在讨论1520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有个老交易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足球比赛的禁区线,一旦被突破就可能面临失分危险。"现在看来,多头球员们... ...[详细]
-
颠覆传统:Helix Markets如何重新定义多链交易体验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Helix Markets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记得第一次看到他们的slogan"将$DOGE换成$SNS1?只有Helix可以做到"时,我就被这种简单粗暴的自信吸引了。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华而不实的项目,但Helix似乎真的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为什么说Helix与众不同的多链方案让我们从一个实际案例说起。上周我尝试... ...[详细]
-
曼哈顿联邦法庭上周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嘘的戏码。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密大亨Sam Bankman-Fried站在被告席上,而他的高中挚友、前FTX核心成员Nishad Singh(辛格)则作为"污点证人",用颤抖的声音揭开了这家百亿帝国崩塌的真相。权力游戏:一个天才少年的"王朝"辛格在庭上的证词让人不寒而栗。这个曾经和SBF一起在加州伯克利私立高中讨论物理题的腼腆男孩,如今形容自己的前老板时用了"令人畏惧...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炸开了锅,知名分析师Dark Defender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预测:XRP价格有望突破5美元大关!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意味着在当前0.489美元的基础上要飙升1000%以上。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预测时,差点把手里的咖啡洒了一键盘。要知道在如今这个起伏不定的加密市场,这种级别的涨幅预测简直是天方夜谭。但Dark Defender可不是一般的分析师,他搬出... ...[详细]
-
每次打开行情软件,我都能感受到数字跳动的韵律。就像一位老练的舞者,市场总在以它特有的方式讲述故事。今天,让我们来聊聊大饼和姨太这对"舞伴"的最新表演。大饼:高空芭蕾的优雅与风险看着大饼的日线图,我不禁想起上周在歌剧院看的那场《天鹅湖》——昨天的暴力拉升就像舞者的一个大跳,但终究要落地休整。布林带微微张开的"裙摆",MACD量柱的"呼吸节奏",都在暗示这可能是中场休息时间。特别要提醒的是那个VR指标... ...[详细]
-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的现场,我感受到DeFi领域正在面临一个有趣的悖论——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跑得比采用速度还快。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别指望传统金融机构会真的加入DeFi。"这位现在掌管区块链金融公司Superstate的行业老炮儿说得斩钉截铁。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我完全理解Leshner的观点。传统金融机构... ...[详细]
-
最近和朋友聊起数字货币这个话题时,不少人都在困惑:为什么大陆对数字货币交易管得这么严,而一河之隔的香港却允许呢?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想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聊聊这个话题。两地法律为何"温差"这么大记得2013年那会儿,比特币刚刚火起来的时候,我还记得五部委联合发文时的场景。那份通知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当时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上。大陆监管部门的态度很明确: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银行不能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