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美股代币最后霸强争化三谁能
说来也巧,就在特朗普可能放松金融监管的风声愈演愈烈之时,沉寂多时的代币化股票市场突然又热闹起来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我不得不说2025年这场以RWA为名的新战役,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历史轮回: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代币化股票
记得2017年STO概念刚出来那会儿,业内简直疯了一样。我当时采访的几个项目方,个个都说要把传统证券合规上链。结果呢?高昂的合规成本和流动性困境直接让这波热潮胎死腹中。
2020年DeFi Summer时期更是个笑话。Synthetix和Mirror搞的那些合成资产,说白了就是"山寨美股"。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做市商朋友在里面亏得血本无归——链上需求不足,做市简直就是在自杀。
最让我唏嘘的是FTX那段。2021年10月月交易量都冲到9400万美元了,结果呢?直接动了传统交易所的奶酪,监管大棒一挥,全都玩完。
三足鼎立:三种截然不同的玩法
如今这波新玩家明显学聪明了,各自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
Robinhood:华尔街巨头的降维打击
说实话,当我看到Robinhood选择Arbitrum时并不意外。毕竟人家要的是性价比,又不是去中心化信仰。但最绝的是他们的法律设计——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个OTC合约。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投行工作时,那些结构产品部门的同事整天琢磨的就是这种"曲线救国"的招数。
不过我得提醒各位,这种衍生品模式的水很深。前几天他们推出OpenAI相关代币后,OpenAI马上就出来撇清关系。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通投资者真的能handle吗?
xStocks:DeFi原住民的倔强
相比之下,xStocks的路子就野多了。他们把真金白银的美股锁在瑞士SPV里,然后在Solana上发代币。我在Solana链上查过他们的储备证明,确实1:1对应,这点比当年的FTX强多了。
但问题是,这种完全开放的玩法能走多远?我记得去年有个对冲基金朋友跟我说,他们在xStocks上套利时,经常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监管哪天不高兴了,随时可能喊停。
StableStocks:中庸之道的智慧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StableStocks。他们既不学Robinhood搞封闭花园,也不像xStocks那样完全开放,而是搞了个"DeFi-lite"。
我在澳洲的朋友试过他们的产品,用他的话说:"就像Robinhood和Uniswap生了个孩子"。确实,对新手来说这种半开放的模式可能更容易上手。但长远来看,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真的能成吗?
终极拷问:谁能笑到最后?
作为一个见证过太多金融创新的老油条,我觉得目前的代币化股票市场存在几个致命伤:
首先,24/7交易就是个伪命题。试想一下,纳斯达克休市时,链上做市商拿什么对冲?要么漫天要价,要么直接撤单,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
其次,这些所谓的"去中心化"产品,其实都建立在中心化的信任基础上。SPV、托管银行、合作券商,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完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现在的代币化股票就像个"太监版"的美股——只有价格没有权利。不能投票、不能参加股东大会,这还叫持股吗?
说到底,这场竞赛比的不是谁的技术更花哨,而是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Robinhood有庞大的用户基础,xStocks有DeFi生态加持,StableStocks有中庸之道的灵活性。但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个能让用户发自内心觉得"真香"的产品。
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我想说的是:代币化股票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好戏还在后头呢!
(责任编辑:查询)
-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有人四年内从一无所有做到千万富翁时,我也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当我深入了解这些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后,才明白这样的成功并非遥不可及的童话。创业路上的残酷与机遇记得2018年认识的一位90后创业者小李,他做跨境电商起家时,连办公室都租不起,只能在家里的阳台上办公。每天早上6点起床盯着国际时差对接客户,半夜还在研究亚马逊的算法变化。前三个月颗粒无收,第四个月才迎来第一笔200美金的订单... ...[详细]
-
Rollup为何离不开数据可用性层?解析EIP4844对以太坊的赋能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观察者,我深刻感受到以太坊社区这些年为解决"可扩展性三难困境"所做的努力。每当看到开发者们绞尽脑汁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性能,我都会想起那句老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llup的崛起与数据可用性之争记得几年前第一次接触Rollup技术时,我就被它的精妙构思所打动。想象一下,把大部分计算工作放到链下进行,就像把仓库建在郊区一样能节省成本,同时还能保持货... ...[详细]
-
最近在和朋友聚会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谈到加密货币,大家总会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完全是投机游戏,另一派则坚信这是未来的金融革命。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观察者,我想说,真相往往在两者之间。加密货币的周期性规律记得2013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价格才100多美元。十年过去,我见证了比特币一次又一次的"过山车"行情。有趣的是,这些波动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我整理了过去几轮周期... ...[详细]
-
最近行情真是让人心跳加速啊!比特币像打了鸡血似的,不仅突破了几个月的横盘区间,现在更是朝着4万美元的目标冲刺。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说这波行情真的挺有意思。先说说我观察到的市场特点:一方面大户们正在疯狂加仓,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出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消息。一个是吴忌寒的公司预测这波牛市要持续到2026年,另一个是MicroStrategy又在大举买入比特币。说实话,我看到这些消息时的心... ...[详细]
-
朋友们,今天早上在直播间见证了一场精彩的操作!我金辉带着大家一起在比特币27305这个关键位置果断进场做多,最终稳稳拿下300多个点的利润。这波操作简直漂亮得让人拍案叫绝!说到以太坊,我们1638入场的那单同样没让大家失望,14个点的收益轻松收入囊中。说实话,看着学员们一个个在群里报捷的消息,我这心里比赚钱还高兴。毕竟作为老师,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学员们的账户数字节节攀升。记得去年有个叫小王的新手,刚... ...[详细]
-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Hooked Protocol这个项目经常被提起。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承认这个项目确实有点意思。记得2021年它在币安上市的时候,那场面热闹得很,当时就引起了我们圈内人的热议。为什么资本大鳄都看好这个项目?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Hooked Protocol的玩法就觉得挺特别的。它把学习区块链知识这件事做得跟玩游戏一样有趣,还能赚钱!这种"边学边赚"的模式... ...[详细]
-
金色周观察 |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从CZ认罪到Meta套现,行业暗流涌动
作为长期追踪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这周的市场动态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从监管风暴到市场狂欢,从技术突破到资本流动,每一个事件都像是一块拼图,正在构建着这个新兴行业的全景图。监管风暴下的行业震荡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币安还在加密货币市场呼风唤雨。而如今,前CEO赵长鹏(CZ)已经在美国法官Richard Jones面前低头认罪。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华人企业家,现在正面临着反洗钱违规的指控。虽然认罪协议已经被接受... ...[详细]
-
上周六的上海,区块链圈子的朋友们度过了一个干货满满的下午。在巨鲸研究院牵头组织的"探索Crypto未来之路"主题活动中,各路大咖齐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同时更是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行业精英共话区块链未来记得那天会场座无虚席,靖沣的开场演讲就让我印象深刻。作为BlockWhale的创始人,他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加密市场站稳脚跟。说实话,在这个圈子里,能持续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团队确... ...[详细]
-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接触Friend.tech时,那种既兴奋又警惕的感觉特别强烈。这个号称SocialFi的项目,表面上是在打造一个社交平台,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着迷的经济模型。揭开Ponzi的面纱让我们从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说起。Key的价格计算公式(S^2)/16000可不是随便写的,它藏着项目方的"小心机"。想象一下,你在超市排队,每多一个人加入队伍,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不...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我深知Web3项目天生就具有全球化的基因。公链架构让这些项目能够轻松触达全球用户,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复杂的监管环境。想想美国SEC和加密巨头们那些没完没了的法律纠纷,就知道全球化运营的合规风险有多大了。中国监管的红线在哪里?对于华语区的Web3从业者来说,中国严格的监管政策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记得去年我和资深加密律师Chris在LXDAO做了... ...[详细]